钢琴系举办“中国梦,民族情”中国经典钢琴作品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0-11-23点击量:154

2020年11月21日,钢琴系在学术厅举办了一场以弘扬中国经典为主题的“中国梦,民族情”中国经典作品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宝鸡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咸阳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安康学院教育学院、郑州第24(艺术)高中、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等院校师生实时观看了网络直播。  

本场音乐会是钢琴系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坚决落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的要求,提高中国优秀文化影响力及广大群众思想修养和艺术水平的一项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的指导精神,发挥钢琴系高等教育功能,服务社会文化和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化品牌;同时还是钢琴系实施中国钢琴音乐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以达到进一步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加强钢琴表演一流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为目标的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中国钢琴音乐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成果之一。  

音乐会选曲立足于民间传说、戏曲、民歌、舞蹈、民族器乐曲、影视音乐等几个方面题材之外,内容分为民族情深和革命之路两个部分,曲目耳熟能详、雅俗共赏,既展现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歌颂民族复兴的辉煌历程。音乐会还上演了我校作曲家刘阳《终南新雪晴》、冯季勇《变奏曲》、郭强《巫舞》三首钢琴作品。  

由青年教师张洁琼、刘姽婧演奏的《红旗颂》动机来自《义勇军进行曲》,将听众带回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升旗仪式那令人激动的时刻;  

由青年教师杨磊演奏的《二泉映月》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运用钢琴宽广的音域配合苍劲的和弦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  

由青年教师曹鹏演奏的《夕阳箫鼓》大量地模仿了笛、箫、琴、筝、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特点,或暗淡悠远,或结实挺拔,或清亮高远,或虚实有别,给人们展现出一幅幅诗一般的中国古代山水画;《皮黄》既有浓浓京剧特有的板眼和音乐风格,又融合了现代音乐作品的表现技巧、节奏变化、速度变化和不协和音程,让整个作品更具特点,也给整个作品的演奏增加了难度;《百鸟朝凤》在保留了原唢呐曲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钢琴织体语言,表现出传统音乐特征和钢琴文化语境的巧妙结合。乐曲按照意境和情趣可分为:山雀啼晓、春回大地、莺歌燕舞、林间嬉戏、百鸟朝凤、欢乐歌舞、凤凰展翅、秉持凌空。  

由学生白铃、董泉伊演奏的我校刘阳钢琴新作《终南新雪晴》表达了作曲家对美好生活和故乡山川景色的热爱,对陕西民间音乐、地域文化的追求和陶醉;  

由学生刘芝懿演奏的我校郭强钢琴作品《巫舞》取材于古时民间习俗传说,以一男一女两个巫师跳大神,为民间祈雨祈福,逼真地将人们带进亦真亦幻的、虚幻神秘的境界,传递出东方韵律之美和少数民族舞蹈的色彩之美;  

由学生卢节演奏的我校冯季勇钢琴作品《变奏曲》以中国河北民歌《小白菜》曲调为素材,全曲由主题和九段变奏组成了自由变奏曲体,将原民歌悲怆凄惨的主题陈述,融合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调式来刻画音乐意境,展现钢琴语言的巨大张力和丰富色彩。  

由学生熊政宇演奏的《京剧瞬间》采用了中国传统京剧西皮腔系里的行弦为主要旋律,虽是西方的作曲技法,但却始终未脱离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既富含东方的柔美细腻,又不失现代感;  

由学生李嘉懿演奏的《兰花花》带有典型的信天游风格,讲述了在旧社会,一个陕北的农村姑娘,被迫嫁到地主周家,勇敢地抗婚,并争取自由的故事;  

由学生刘馨怡演奏的《浏阳河》优美、流畅的旋律辅以清新、质朴的和声和复调技法,使原曲意境在钢琴上得以充分的展现,让人听后犹如置身于清新秀美的湖光山色之中;  

由学生朱祎慜演奏的《滇南山谣》描述作者回忆儿时的故乡,幼年的情景和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表达他内心深处对少数民族原始心灵的独特感受;  

由学生吴仪演奏的《叙事曲》采用变奏的曲式结构,曲调轻快、生动、活泼,蕴含丰富的钢琴元素,并使用不同力度和节奏表现出游击队员在战斗时的场景;  

由学生许誉凡、雷馨昂演奏的《新疆舞曲》在保证具有民族风、异域风的同时也充分运用切分式节奏增加张力与现代个性,乐曲既有动听悠扬的线条旋律也有大量短促有力的和弦,给人带来以耳目一新却又似曾相似之感。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2020年“中国梦,民族情”中国经典钢琴作品音乐会圆满落幕。